1992年的世界爱鸟日,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放飞了一只在笼中关了4年的秃鹫。然而,3天后,一位游客却在公园附近的小山上发现了这只秃鹫的尸体。解剖证实,这只秃鹫因饥饿而亡。
秃鹫,是一种凶悍的鸟类,常捕食小动物,饥饿异常的秃鹫,甚至敢与虎豹争抢食物。然而,这只鸟中的强者却因饥饿而亡,何也?因其久处笼中,习惯了“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”的安逸、舒适生活,丧失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竞争力。一言以蔽之,惰性使然。
现实生活中,有不少人的命运和笼子里的秃鹫相仿:原本朝气蓬勃、锐气四射的大学生,只因“一杯茶,一支烟,一张报纸看半天”的清闲生活而失去了往日的激情;原本想惊天动地、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青年,只因有了一份冬暖夏凉高工资高福利的工作而失去了最初的理想;原来知识、经验都已丰富的中年人,只因有了娇妻、爱子和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而失去了向更高处攀登的动力。当“减员增效、下岗分流”的浪潮袭来,他们这才醒悟:在长期安逸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的惰性已断绝了自己的谋生之路,就像那只秃鹫一样。
安逸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的惰性已断绝了自己的谋生之路,就像那只秃鹫一样。惰性是生命之笼!入笼之人,便成笼中之鸟。